生物质能团队参加第十六届国际植物技术会议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9-29 20:11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生物质能团队参加第十六届国际植物技术会议

生物质能团队参加第十六届国际植物技术会议

作者:徐成宝

2019年9月23日至27日,第十六届国际植物技术会议(the 16th International Phytotechnologies Conference,IPC)在中国长沙召开。我室彭良才老师作为组委会成员,主持生物质与可再生能源分会,夏涛老师、王艳婷老师、吴雷明博士、徐成宝博士生和余华硕士生参会。

会议期间,彭良才老师做了特邀大会报告,以“木质纤维素纳米结构决定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的酶促糖化作用”为题,围绕基础前言、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等层面进行探讨。提出将生物量大的中低富集修复植物用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有望解决大量修复植物收获后的处置问题,以及重金属回收问题,同时可实现生物质的高效能源化利用。我室博士生吴雷明做了分会报告,研究发现玉米脆秆突变体bk1的纤维素含量和β-1,4-葡聚糖的聚合度显着降低,通过减少蔗糖产量和改变碳同化作用,导致脆秆中可直接发酵的己糖积累增加74%。两次绿色预处理下,脆秆显示出高纤维素可及性和高生物质糖化效率,研究已于2019年发表于化学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顶级期刊Green Chem。尽管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但是将它用于重金属修复植物的燃料乙醇生产还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如在原料预处理、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等过程中重金属释放规律及其回收问题,发酵残渣中重金属的回收问题,博士生徐成宝和硕士生余华就上述研究做了海报展示。

第十六届国际植物技术会议由浙江大学和美国植物修复协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依托“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环境修复与食品安全为主题,从植物对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和食品安全,空气、水资源污染修复和生态工程,生物质和可再生生物能源,纳米技术与环境修复等方面探讨植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