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澳生物技术与能源双边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11-13 20:3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转载:中澳生物技术与能源双边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11月7日至8日,中澳生物技术与能源双边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来自澳大利亚的杰出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Elizabeth S. Dennis等11位外籍专家及我校100余名相关领域师生参加会议。
    11月7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副校长张献龙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目前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质能作为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在应对“三农”问题、环境保护、高油价和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他认为,本次会议着眼于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探讨全球性能源科学问题,这对促进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澳双方专家学者就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报告和交流。

    11月7日,彭良才教授作了大会学术汇报。他回顾了我校在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汇报了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和特色,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Elizabeth S. Dennis女士在她的报告中主要阐述了纤维分化的分子原理,据她称,这一重要课题的发表将对今后植物纤维的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张献龙教授主讲了关于转基因棉花基因的探索与开发问题,并引发嘉宾们热烈讨论。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植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ingbo Wang先生就澳洲生物种群木质纤维质生物燃料环境下对高效纤维素酶的监测方面做的工作进行了报告。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罗杰、邢永忠分别作关于遗传基因的学术报告。
    11月8日的会议由Mingbo Wang教授主持。他首先作了题为“核糖核酸静默作用在植物的病毒性和真菌性病毒害中的运用”的报告,该报告再一次把关注焦点放到了对植物病毒的研究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教授Spencer M.Whitney“更改叶片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型生物技术”的报告引发了广大学者对新型生物技术的讨论。Mingbo Wang教授和我校易斌教授分别发表了关于“耐旱性能与叶绿体细胞核的性号传递的关系的调查”和“关于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研究”的报告。

    8日下午,会议举行了闭幕式。彭良才教授总结了这次学术交流会的重要成果,同时也祝贺中澳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双边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8日晚19时,Elizabeth S. Dennis女士还应约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与学子共同分享自己作为一名女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