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考察团赴美国交流学习
来源:    发布时间: 2011-11-22 14:16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生物能源考察团赴美国交流学习

生物能源考察团赴美国交流学习

 受彭良才教授主持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项目资助,10月20日-11月1日,我校张献龙副校长、植科院曹凑贵院长、彭良才教授、王艳婷工程师一行4人赴美国进行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考察访问。考察团受到美国校方代表、合作方、华农留美学生及校友们的热情接待,顺利完成参观访问、学术交流、人才招聘等考察任务。

 

 参观美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了解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经验。
        为期13天的访问,考察团走访了美国中部、西部地区的5所知名大学,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这些高校的农学、生物技术等学科在国际上均有很高的声誉,全美大学综合排名方面,Stanford位列前四强,UC Berkeley位列公立第一。此外,考察团还参观了美国联邦能源部大湖生物能源研究中心(DOE Great Lakes Bioenergy Research Center GLBRC)、联邦能源部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植物研究实验室(MSU-DOE Plant Research Laboratory)、密西根生物技术研究所(Michigan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MBI)、联邦农业部西部地区植物种质资源中心(USDA-ARS Western Region Plant Introduction Stati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尔文•卡尔文实验室(Melvin Calvin’ s Laboratory)、能源生物科学研究所(Energy Biosciences Institute EBI)等单位,这些科研机构均建立在大学校园内,共享高校的科研、人力资源,并从政府或企业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解决产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世界能源业巨头美国BP公司向EBI投资5亿美元,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香槟分校等单位设立实验室,集合生物、化学、物理、工程、环境和经济等一大批学科专家,构建强大的研发平台,致力于寻求高效的生物质新能源的工业化生产途径。GLBRC是美国联邦能源部2007年投巨资兴建的三个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之一,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设有科研基地,并利用各种校际合作,集合了中东部的高校科研资源,寻找可持续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MBI由密歇根州、联邦政府、大学和私募基金共同投资,于1981年成立,依靠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物技术资源,利用植物秸秆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及各类生物基产品,并与美国大型化工企业—杜邦(DuPont)、陶氏(Dow),美国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嘉吉(Cargill)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USDA-ARS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主要是解决美国人每日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问题,并为当地农民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在美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发机制运行很成熟,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指导生产实践,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社会。而高校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凝聚作用,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深层次发展也受益于这种合作。

 

 拜访国际学术大师,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在美访问期间,考察团拜访了多位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如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院士、UC Berkeley能源生物科学研究所主任Chris Somerville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MSU-DOE植物研究实验室主任Mike Thomashow博士,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GLBRC主任Ken Keegstra博士等。在听取了他们研究团队的进展汇报后,彭良才教授也应邀做了多场“Bioenergy Research and Energy Crop Selection in China”的学术报告,介绍我校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吸引了国外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们的关注,并就生物质与生物能源学科的核心问题取得了广泛认同。谈到意见相投之时,Chris Somerville博士还专门拿出近期发表在Science上的评论文章,指出生物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原料,芒草、甜高粱、玉米、柳枝稷、剑麻等植物均是发展木质纤维素燃料的优质资源。通过交流,Mike Thomashow博士也对我校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欣然答应彭良才教授的邀请,决定于明年访问我校。Ken Keegstra博士作为接待方,专程带着研究团队,自驾八小时车从威斯康星赶回密西根,并为我们悉心安排了这里的考察计划。在密西根,考察团不但聆听了GLBRC的成果汇报,还前往了MBI的试验工厂,深入生产线了解预处理、发酵新工艺,并与MBI的首席科学家Bruce Dale博士交流氨气爆破技术用于原料预处理的效果,此外,还从首席运营官Bernie Steele博士那里了解到关于成本核算、物流运输、风险分析等产业进程方面的问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arkus Pauly博士带我们参观了梅尔文•卡尔文实验室,过去这里因卡尔文发现三碳循环并获得1961年诺贝尔奖而闻名,现在因BP公司在这里为EBI项目的大量投资而备受瞩目。略显陈旧的楼房里包裹的是高效的实验平台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每个楼层的过道边是一间间不足10个平米的研究员办公室,包括Chris Somerville博士的在内,簇拥着中心几百平米的开放式实验平台,冰箱、小型发酵罐、人工气候箱等仪器每样数十件一字排布,各种配比的缓冲液、酒精等试剂以几十升的塑料桶分装摆放,这些物件全部对内共享,并有专人负责维护补给,使研究人员从繁琐的试耗采购、实验准备、借用程序中解脱出来,但同时也对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洽谈校际交流合作,搭建人员互访平台。
        考察团一行先后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分管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助理Doug Gage,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院长Daniel Bernardo,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分管国际合作的副教务长William Lacy、农学院院长Neal Van Alfen、理学院院长Winston Ko会面,双方在相互简要介绍学校、学院基本情况后,重点就课程建设、研究生培养、人员交流等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度探讨。张献龙副校长表示,我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踏实的学风学纪,在农学、生物学等领域颇具特色,为推动我校教学科研国际化发展,我们非常欢迎国外教师来校用全英文授课,主讲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并建立教师和学生在校际间的常效交流机制。美国各大学校方代表也纷纷表示,此次访问加深了双方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现了很多共性和互补的方面,期待今后陆续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组织华农专场留学生见面会,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为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考察团此行在美国各大学接待方的协助下,组织了多场留学生见面会,对部分高端人才还进行了单独面谈,并探望了分散在各所大学的华农校友和交换生们,了解他们在那里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见面会上,张献龙副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近些年在重点学科规划、科研平台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并详述了人才引进政策和配套支持。随后,曹凑贵院长介绍植科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提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标准;彭良才教授则以留学归国人员的角度,结合生物质能团队建设情况,畅谈了回校工作后的感受。参加活动的学者和留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一番自我介绍后,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了各式问题,考察团成员一一解答了“准海归”们的各种疑虑。不少有回国意愿的人员现场投递了简历,并表达了希望来我校工作的心愿。

 本引智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与对口学科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学术交流机制,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40余场专题报告会,共邀请了60多位国际学术大师和专家,并选派了数十位青年教师和优秀博士生出国访问,开展相关合作研究。这次考察作为一次重要的回访,既大大加强了与相关研究领域内国际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也为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文字&图片作者:王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