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质能实验室揭秘!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3-22 09:12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厉害了||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质能实验室揭秘!

自信的生物质能,卓绝奋斗的人

文字:张冉,图片视频:何博洋

生物质能实验室十周年回顾视频: https://v.qq.com/x/page/n0609qimi2w.html?ptag=qqbrowser

当谈到生物质能团队的时候,我会觉得那是一个具有温度的地方,大家执着的生长,回首时已是参天大树。------题记

 

 

 

 

气质

老实说,生物质能团队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是彭良才老师十年前从海外带回的。目前看来,大家沾染甚深,实验室一家自上而下都有一股统一的气质,并且在其发展中反馈加强,成为烙印在每个成员精神上的图腾。在我们实验室,提起最多的是State of Art,甚至会专门花时间讨论和剖析审美观,这并非是形式的务虚,而是将科学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我们不再局限于科研上的按部就班,还要追求创新的、逻辑的、简洁的美。彭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当你做报告时,你要与听者互动,你要享受这个舞台,好像你是一个演说家”,我们在做好科研的基础上还多了诸如此类的要求,以致每个人都有那么几手绝活:口若悬河的相声、戏精般的舞台剧、自编自排的舞蹈,这些都是落落大方却又无师自通的表达。艺术的科研,艺术的生活,就是我们攀山仰止的追求。

 

 

百尺

生物质与生物能源实验室(BBRC)于2007年建立,可谓是从无到有,迄今已发展到10位老师40多位学生的规模,从BBRC走出去的毕业生已达80余人,而这其中的艰辛我竟也目睹了大半,在水稻田里迎接黎明,为了多筛几株突变体;通宵三千管比色,为了找出细胞壁结构与降解的规律;实验室装修,全体头戴安全帽每日职守;暑期暴雨,大家抢救物资内筑防水堤,只因怕天灾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室内的文化是:Hard work, independent work, and team work。基于这既独立又合作,孜孜不倦的奋斗,实验室逐渐站住了脚跟,亮响了生物质能这个品牌。迄今,生物质能团队已然成熟,研究成员来自植科院、生科院和理学院,并吸纳了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和海外教授加入,研究领域涉及农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等,形成了跨国界、跨院系、跨专业合作的研究框架。因为有着这样一群追梦的人,再加上完备的细胞壁分析、植物分子、生化和遗传体系,丰富的突变体库和作物品种,实验室每年能够稳定地产出10余篇高质量论文。近5年,实验室发表SCI收录论文51篇,其中影响因子9分以上论文2篇,5分以上论文27篇,JCR一区论文25篇;硕士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实验室刚刚毕业的第一位外籍博士也发表5分以上SCI论文2篇。另外配套的管理也十分完善和标准化:新生培训、周四课题讨论、周日文献报告、文化走廊、文化衫、文体活动、实验室网站、实验室管理培训岗。科研体系与管理系统完美的并为一体,维护着实验室的健康运行。

 

港湾

科研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困苦在所难免,而生物质能人却是这种情绪的软着陆点。这样一群单纯而温暖的人,女老师会如闺蜜一样请你吃饭,拉家常;而男老师会在某天默默发一封邮件给你,解决你困扰已久的问题;你要提1000份DNA的时候,师弟师妹穿上实验服,乐呵呵地就凑了过来;你不会做某个实验时,总有人事无巨细给你指导一番。总的来说,这种感情也会传染,会进化,掐指算算,实验室都已然内部结婚了9对,很多次都是师弟师妹帮衬操办婚礼,在我看来这强于婚庆公司太多,只有那个帮你熬过通宵下过田的人才能说出最真挚的祝词,如今生物质能第三代宝宝都有好多了,我见证了愈多,就越是感慨人情冷暖自知,也感叹能够在此地渡过我的硕博生涯。

融合

很荣幸,在彭老师的影响下,生物质能团队在建立之初,就是一家国际性的实验室,自2008年起,我们连续承办了三届国际生物能源会议,汇聚了国际植物细胞壁领域超一流的专家,虽然每次落幕之时大家都身心俱疲,但是都掩盖不了我们作为生物质能人的骄傲,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这是一家要在生物质能领域比肩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十年来,我们组织了大大小小国内外学术会议不下百余场,接待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几百余人,还吸引了Staffan Persson这样的国际顶尖科学家来我室担任客座教授,每年面向全校开设《Plant Cell Biology》课程,招收并指导研究生课题,除了学术前沿的交流和指导,他还喜欢跟学生一起领略武汉的风光与美食。除了细胞壁领域外,还有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蔡习文教授每年传授我们最新的遗传学进展,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徐炳乾教授讲解最前沿的生物单分子技术,等等,这些都极大扩展了生物质能在交叉领域的合作和成果。

 

 

展望

这是一支具有强烈风格的团队,追求艺术的表达,开放合作,踏实肯干。这里的人单纯温暖,才华横溢。同时,我们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践行生物质能人的梦想与理念尚需时日。建室十年,相比120年华诞的母院而言,生物质能团队只是孩子,但却也能看出,我们完全承袭了“勤读力耕”的卓绝奋斗,“立己达人”宽广胸怀,这已经是刻在华农学子基因里的训勉。纵观历史,这已是属于我们最好的时代,只要持续发展,任何挑战中的问题只是癣疥之疾,在国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里,你会发现奋斗与包容是永恒的主题,朴实无华,胸怀天下,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用发展本身来解决发展的问题,未来属于我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