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美加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6-08 17:28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2016中美加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16中美加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作者:吕政熠,图片:胡慧贞 何博洋

摘要:63~8日,中美加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学术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的8位专家分别就生物质降解利用、微生物代谢、木质纤维素相关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报告,我校及武汉其他高校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外国专家还与生物质能课题组师生进行了课题讨论,就开展合作研究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会议的成功举办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建立新的生物能源国际合作研究关系提供了宝贵机会。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 中美加 生物技术 生物能源 学术会议

63~8日,为期6天的中美加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学术会议(Sino-US/Canada Joint Symposium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ergy)在华中农业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Mentor”计划共同资助,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主办,来自我校、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64日上午8时许,在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主楼西附楼报告厅,会议召集人彭良才教授首先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前来参会的各位师生表示欢迎并致开幕词。接着,彭良才教授向各位师生介绍了我校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的研究进展,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细胞壁参与调控植物细胞伸长生长及分化的分子机理,提出细胞壁影响细胞扩展的原创模型,并与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学术讨论。

之后,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Jonathan Walton教授、Shiyou Ding教授,北达科他州立大学Xiwen Cai教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David Levin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谢国生教授、陈鹏副教授以及王令强副研究员分别就生物质降解利用、微生物代谢、基于减数分裂的基因组多样性分析、木质纤维素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及超高分辨率实时成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8场精彩报告。首先由Walton教授系统地阐述了真菌中用于生物质解构关键酶类的基因组多样性,总结出用于生物燃料的酶类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且发现这些酶类在较高pH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活性。接着, Ding教授详细讲解了基于拉曼光谱的超高分辨率实时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燃料相关生物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客观分析了单细胞系统生物学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Levin教授介绍了可分解纤维素的嗜常温菌Clostridium termitidis CT1112中纤维素水解酶的类型及相关代谢过程,并列举了一系列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的研究进展。谢国生教授对水稻CESA9基因突变体Osfc16的脆杆表型、茎杆纤维素结晶度和聚合度降低的现象及其生化特性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一个模型解释该基因的突变对CESA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了突变体的这些表型可能依赖于纤维素合成的提前终止。陈鹏副教授详细介绍了油菜秸秆生物质降解利用的研究思路和过程,重点从4种类型油菜秸秆木质纤维素组成成分的差异入手,阐述了G-单体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单糖组成的差异对油菜秸秆生物质可降解性的影响。Xiwen Cai教授从减数分裂角度解释了基因组变异的产生及小麦的进化过程,并介绍了小麦中与减数分裂黏连蛋白相关的某同源基因的研究进展。最后,王令强副研究员介绍了来自水稻“ZH11”EMS诱变系的fc116/bc10突变体的相关表型,并解释了该突变体由于单个氨基酸的缺失导致次生细胞壁的形成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表型的机理。

6日上午,在植科院分子楼114小型会议室,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Levin教授受邀做了题为单一底物和复合底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对微生物互作末端代谢产物生成模式的影响(Impact of simple and complex substrate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end-product synthesis patterns)”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Levin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混合酸发酵(Mixed Acid Fermentation)的概念及混合培养技术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之后围绕微生物互作、代谢产物和碳源相互关系这一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Levin教授通过设计DMD (Dairy manure digestate)自身及其与葡萄糖(glucose)、天然甘油(crude-glycerol)α-纤维素(α-cellulose)、小麦秆(Wheat straw),以及一种延伸DMD(Extend DMD)α-纤维素及小麦秆的不同培养条件配伍,比较了这些配伍下各种微生物在数量分布以及末端代谢产物(各种有机酸及H2CO2)的不同,从而挖掘出不同条件下微生物互作及产物合成的规律。报告会后,Levin教授耐心回答了与会师生的问题,语言风趣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日下午, Jonathan教授和Ding教授与植科院生物质能课题组师生进行了课题讨论,就开展合作研究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并针对同学们的研究内容及遇到的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不但为今后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与会各方还就未来在华农开设“植物生理”、“微生物”、“植物显微结构”、“发酵工程”等全英文课程的开设,达成了初步意向。